氫能網整理了4月14日~4月18日的一周氫能項目動態。
全程1150公里!我國首條跨區域氫能重卡干線正式貫通
中國石化14日宣布,我國首條跨區域氫能重卡干線當日正式貫通,并將開始常態化運營。這條西部陸海“氫走廊”始于重慶,最終抵達廣西欽州港,全程約1150公里,中途設有4座加氫站,將帶動重慶、貴州、廣西周邊中短途支線物流應用場景,是我國西部地區氫能產業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
總投資80億元!黑龍江綠氫醇航油化工聯產項目開工
4月15日上午,由寧夏嘉澤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80億元的綠氫醇航油化工聯產項目在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化工園區正式開工。該項目主要以生物質秸稈為原料,經發酵生產綠色乙醇,催化合成綠色航油。項目建成后可達到年產綠色甲醇45萬噸、綠色乙醇15萬噸、綠色航煤12萬噸的規模。
內蒙古鄂爾多斯首批氫能環衛車投入運營
近期,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首批氫能環衛車在伊金霍洛旗正式投入示范運營。本次投運的氫能環衛車,采用國鴻氫能的燃料電池系統作為動力裝置,實現環衛作業與環保理念的融合。僅需4-8分鐘即可完成加氫,且燃料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高、功率大,續航里程長,環境適應性優異,能在零下35℃的極端環境下快速啟動,保障全年無休高效運行。
金風綠能興安盟綠氫制50萬噸綠色甲醇項目氣化爐吊裝成功
4月15日,金風綠能化工(興安盟)有限公司綠氫制50萬噸綠色甲醇項目(一期25萬噸)氣化爐吊裝成功,該氣化爐是北京清創晉華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專用于生物質氣化的“復朋爐”。
新疆恒泰綠能:年產9萬噸綠氫項目環評公示
4月15日,新疆生態環保產業協會發布新疆恒泰綠能金屬鑄造有限公司建設的太陽能光伏風能發電制氫氣在氫基豎爐加工DRI(120萬噸/年)綠色高純精密鑄件項目環評公示,該項目總投資39.2億元。
內蒙古四子王旗年產50萬噸綠氨建設項目開工
4月15日,由河北冀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內蒙古冀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子王旗年產50萬噸綠氨建設項目開工。該項目利用風光發電、電解水制氫、氫制合成氨。
新疆首個氫能綜合能源母站項目簽約
4月16日,中新氫能與昌吉市國控集團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全面落地新疆昌吉市綜合能源站建設(一期)項目,助力新疆綠色能源轉型與“雙碳”目標實現。合資公司將依托中新氫能在綜合能源站建設、運營管理及氫能裝備制造方面的成熟經驗,結合昌吉市國控集團的本地資源整合優勢,加速推進項目進程。該項目總投資額1.077億元。
12億!內蒙古包頭市年產60萬噸綠氫合成氨項目獲批
4月17日,位于內蒙古包頭市的水木明拓綠氫制60萬噸綠氨項目備案獲準,該項目由水木明拓(達茂)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實施,計劃總投資12億元。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包頭市達茂零碳園區巴潤產業園,建設規模為年產60萬噸綠氫合成氨,建設60萬噸綠氫合成氨生產線。
總投資59.87億元!黑龍江50萬噸綠色甲醇項目通過備案
4月18日,黑龍江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信息顯示,樺南風電制氫合成綠色甲醇一體化項目通過備案。總投資59.87億元,該項目法人單位為黑龍江粵樺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樺南風電制氫合成綠色甲醇一體化項目總規劃建設50萬噸/年綠色甲醇項目,分為兩期建設。
順利開展!海上風電制儲氫系統國內首次連續長時海試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工程團隊牽頭研制的海上風電制儲氫系統實海試驗在三亞崖州灣近海試驗場順利開展。本次海試是國內首次針對自主研制的海上風電制儲氫系統開展長達720小時的連續、長時實海測試。截至目前,制儲氫系統已在海上安全、連續運行超過240小時,系統設備工作正常。
成功簽約!中核匯能遼寧氫氨醇一體化項目
4月17日,中核匯能與遼寧省大石橋市委書記等主要領導開展高質量推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進行交流座談并舉行該簽約儀式。該項目是中核集團氫基新能源一體化戰略的關鍵核心,通過科學規劃助力大石橋市能源賦能轉型與氫醇低碳化應用,為打造大石橋市經濟增長新引擎、產業升級突破口和“雙碳”目標實踐標桿貢獻中核力量。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